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,它大多类属中医的“症瘕”“积聚”“痞块”等疾病范畴,多因情志郁结、饮食内伤、寒温失调、疫疠邪毒等多种因素,导致机体阴阳失调,脏腑失和、经络阻滞、气滞血瘀,日久成积,或郁久化热、瘀热邪毒内结,形成“郁、瘀、热、毒”之病理特点。
气滞血瘀,积块内存,停滞右肋或胃脘。甚则积成日久,血瘀日甚,以至积块日渐增大,硬痛不移。或刺痛、剧痛难忍。瘀血内停,脉络阻塞,则舌质紫暗,脉细涩。
根据该病的病理特点,其原则遵从《内经、至真要大论》所云:“坚者削之”、“结者散之”“留者攻之”清程国彭《医学心悟》亦云:“消者,去其雍也,脏腑、经络、肌肉之间,本无此物而忽有之,必有消散,及得其平。”
以上所述,肿瘤患者需消积除痞、活血散结、行气止痛之法。
天医觀化痛丹
主要成分:熏渠、马钱子、藤黄、天仙子、木鳖子、山奈、重楼、金银花、三棱 、莪术等。
熏渠、马钱子为君;
藤黄、天仙子、木鳖子为臣;
山奈、重楼为佐;金银花、三棱、莪术为使。
熏渠,苦、辛、温、入肝脾胃经,消痞散结,消积化滞,善治腹中痞块及瘀血症瘕之病症,《景岳全书,本草正,熏渠》云:“熏渠,味苦辛,性热有毒,其气辛臭,及能辟夺臭气,逐瘟疫、瘅疟、传尸鬼气、恶气、疗霍乱、膈噎、颓疝、心腹疼痛、杀诸小虫、牙虫、破症积、消痞块、除蛊毒及一切蕈菜牛羊鱼肉诸毒。”缪希雍《本草经书》云:“其气臭列殊常,故善杀诸虫,专辟恶气;辛则气而不守,温则通而能行,故能消积利诸窍,除秽恶气邪鬼蛊毒也。”肿瘤日久,邪毒瘀结于内,故以熏渠、辛热有毒之品,消除积块,开结止痛。宋《济生方》即以本品为主,命名熏渠丸,即治疗肉积、气积心腹膨满、结块疼痛,或胁肋疼痛,或痛背脊。
马钱子,苦、寒,能行经络,散瘀消肿,善于止痛,《中药志》云:“散血热,消肿毒。”《中华本草》精选本指出本品能解毒散结止痛,现还用于治鼻咽癌、食道癌、胃癌、肝癌、子宫癌、乳腺癌等恶性肿瘤,每与解毒之甘草为丸药,或加入复方中使用。熏渠与马钱子为伍,辛臭、偏走气分,一质重,善走血分,两者配伍,消积块、破症积、消肿毒、止疼痛,为方中之君药也。
肿瘤患者,十之八九常伴有各种疼痛,大多因气滞血瘀、经络受阻,不通则痛,宜应用活血通络、散结止痛之法。
藤黄:酸、涩、有毒,能散瘀解毒,消肿杀虫,止痒止痛,治无名肿毒疼痛。《得宜本草》云:“俱用藤黄,以其善解毒也。”
天仙子,苦、辛、温、有毒,有安神定痛、解疼止痛之效,常用于局麻止痛。《本草汇言》称本品治“停留成积者,服此立消。”
木鳖子:苦、微甘、温、有毒、解毒散结、消肿止痛,亦治无名肿毒疼痛。上述藤黄、天仙子、木鳖子,皆有毒之品,均能活血行瘀,通经活络,镇痛定痛,为方中之臣药。
熏渠、马钱子君药与臣药合用,突出以毒攻毒之法则。《素问、五常政大论》云::“大度治病,十去其六;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;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;无毒治病,十去其九。”癌瘤之成,不论其由于气滞血瘀,或痰凝湿聚、或热度内蕴,或久病正虚、瘀积邪毒均为邪毒结于病体,及为疾病之主因也,毒陷邪深,非攻不克,故使用有毒之品,以毒攻毒也,同时上述药品均有破瘀散结、活血止痛之功效,治疗各种癌肿疼痛。
肿块著着不去,气血凝滞不得宣通,施其辛散温通之品,行气化滞而止通,亦有助于瘀血积块之消除,故方中以山奈,芳香走窜之品,既能理气化滞止痛,又有助于活血散结,消除积块,还能芳香透达,引外用之药力,投入肌肤,循行经络,到达患处及全身,更好地发挥药物效能。且山奈和重楼,还能祛瘀散结,以上二者为方中之佐使药。
金银花能清热解毒;药性寒,还能制约方中温热药物之性能太过,三棱,莪术两药合用,能行气破血攻克癥瘕积聚。
天医觀中医靶向归经慢病康复体系缔造者
天医觀帝功葆养生术、天医归元理筋术、天医觀女神健臀回春术、天医觀男神健魄逢春术。